产品名称 |
人乳腺癌组织源性原代细胞 |
商品货号 |
MZ-4277 |
组织来源 |
中国成年病人手术后的乳腺癌组织。 |
规格 |
5×105cells/T25培养瓶 |
生长特性 |
贴壁 |
细胞污染 |
HIV-1、 HBV、HCV、支原体、细菌、酵母和真菌检测阴性。 |
细胞传代步骤 |
如果细胞密度达80%-90%,即可进行传代培养。1. 弃去培养上清,用不含钙、镁离子的PBS润洗细胞1-2次。2. 加2ml消化液(0.25%Trypsin-0.53mM EDTA)于培养瓶中,置于37℃培养箱中消化1-2分钟,然后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消化情况,若细胞大部分变圆并脱落,迅速拿回操作台,轻敲几下培养瓶后加少量培养基终止消化。3. 按6-8ml/瓶补加培养基,轻轻打匀后吸出,在1000RPM条件下离心4分钟,弃去上清液,补加1-2mL培养液后吹匀。4. 将细胞悬液按1:2到1:5的比例分到新的含8ml培养基的新皿中或者瓶中。 |
细胞复苏步骤 |
将含有1mL细胞悬液的冻存管在37℃水浴中迅速摇晃解冻,加入4mL培养基混合均匀。在1000RPM条件下离心4分钟,弃去上清液,补加1-2mL培养基后吹匀。然后将所有细胞悬液加入培养瓶中培养过夜(或将细胞悬液加入10cm皿中,加入约8ml培养基,培养过夜)。第二天换液并检查细胞密度。 |
细胞冻存步骤 |
待细胞生长状态良好时,可进行细胞冻存。下面T25瓶为例; 1.细胞冻存时,弃去培养基后,PBS清洗瓶底1-2次后加入1ml胰酶,细胞变圆脱落后,加入2ml完全培养基终止消化,可使用血球计数板计数。 2.1000RPM离心5分钟去掉上清。用血清重悬浮,加DMSO至最终浓度为10%。加入DMSO后迅速混匀,按每1ml的数量分配到冻存管中,注意冻存管做好标识。本公司按每个冻存管细胞数目大于1X106个细胞冻存。3.将冻存管置于程序降温盒中,放入-80度冰箱,至少2个小时以后转入液氮灌储存。记录冻存管位置以便下次拿取。 |
病理分类 |
1、非浸润性癌:指癌瘤最早阶段,病变局限于乳腺导管或腺泡内,未突破基底膜时称非浸 润癌。 (1)小叶原位癌:起源于小叶导管及未梢导管上皮癌,约占乳腺癌的1.5%。切面呈粉红色 半透明稍硬颗粒状区,病变大多呈多灶性,癌细胞体积较大,形态一致,但排列紊乱,导管 周围基底膜完整,常累及双侧,发展缓慢。 (2)导管内癌:发生于中心导管的原位癌,病变可累及导管范围广或呈多中心,散在分布, 切面呈颗粒状带灰白或淡黄色小点,犹如皮肤粉刺样内容物。 2、早期浸润癌: (1)早期浸润小叶癌:小叶原位癌穿过基底膜,向小叶内间质浸润,但尚未浸润至小叶范 围之外。 (2)早期浸润导管癌:导管内癌少量癌细胞突破导管基底膜,向间质浸润,但浸润范围小。 3、浸润性癌 癌组织向间质内广泛浸润,形成各种形态癌组织与间质相混杂的图像。浸润型癌又分为浸润 性特殊型癌和浸润性非特殊型癌。浸润性非特殊型癌又根据癌组织和间质比例多寡分为:单 纯癌、硬癌、髓样癌。 (1)浸润性非特殊型癌: ①单纯癌:较多见,约占乳腺癌一半以上。癌组织主质和间质成分接近,癌细胞常集聚成小 巢,片状或粗索状。 ②硬癌:约占乳腺癌总数10%左右,癌主质少,间质多为特点。体积小,质地硬,切面瓷 白色,癌边缘呈蟹足状向周围浸润。 ③髓样癌:约占乳癌总数10~20%,癌组织主质为多,间质少。瘤体可达巨大体积,切面 灰白色,中心部常有坏死。根据间质中淋巴细胞浸润程度的不同,可分为两个亚型:淋巴细 胞浸润少的为非黄型髓样癌,浸润多者为典型髓样癌。后者预后好,常划入特殊型浸润癌内。(2)浸润性特殊型癌 ①乳头状癌:大导管内癌,极少由大导管内乳头状瘤演变来。多见于50~60 岁妇女,肿块 单发或多发,部分有乳头溢液,大多血性,溢液涂片可找到癌细胞。切面呈棕红色结节,质 脆,结节内有粉红色腐肉样或乳头状组织。此癌生长缓慢,转移也较晚。当癌实质一半以上 表现为腺管样结构时,可诊断为腺癌。 ②粘液腺癌:又名胶样癌,较少见。发病年龄大,生长缓慢,境界清楚,切面半透明胶冻样 物,癌组织中含有丰富粘液,恶性程度较低,腋下淋巴转移较少见。 ③湿疹样癌:又称乳腺派杰氏病。此癌形态上特征为:乳头、乳晕皮肤呈湿疹样改变和表皮 内出现一种大而有特征性的派杰氏细胞。此癌多数合并导管内癌和小叶原位癌,部分为浸润 性导管癌等。 |